最近一周,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很忙,先赴日内瓦和英法德就伊核问题进行会谈,随后去土耳其参加伊斯兰国家外长会,23日又出现在莫斯科,与普京会面。而在前一天,美军刚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。阿拉格齐此行,无非是争取俄罗斯出手帮一把,但是,伊朗当年的雪中送炭,只换来一句似是而非的承诺!
普京6月23日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
一见到普京,阿拉格齐就直奔主题,谴责美国和以色列的袭击非法、加剧中东紧张局势,同时不忘给普京戴高帽,称俄罗斯“站在历史与国际法正确的一边”,并送上伊朗高层的问候。
普京的回应很有意思,没有顺着伊朗外长的话,谴责美国和以色列,只是泛泛地称,针对伊朗的袭击既没有依据,也没有正当理由,还说俄罗斯愿意为伊朗人民提供协助。
还记得美国夜袭伊朗之后,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立即表示,一些国家准备直接向德黑兰提供核弹药。外界纷纷猜测,俄罗斯是不是准备出手。但从普京表态来看,并非如此,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援,仅限于口头层面,军事上是一点也不可能。
这也和普京之前说的不谋而合,俄方曾提出与伊朗合作研制防空系统,但伊朗“不太感兴趣”。既然伊朗自己都对本国安全不上心,那俄罗斯又何必当“救世主”?
遥想俄乌冲突期间,伊朗顶着压力,向俄罗斯出口“沙赫德”无人机。据《莫斯科时报》报道,俄罗斯已经向伊朗方面转移了至少1.8 吨金条,价值约1.04 亿美元,作为购买“沙赫德”无人机的费用。另外在2023年3月,俄罗斯曾向伊朗支付了约1.78吨黄金。
俄罗斯在商言商
还有一份日期是2023年4月的合同显示,俄罗斯与伊朗达成一份价值超过2吨黄金的无人机采购协议,但目前这批黄金的细节尚不清楚。
也就是说,伊朗援助俄罗斯无人机并非是无偿的,是普京用大量黄金换来的。或许俄罗斯也考虑到这种情况,还是在商言商比较好。但这也无法否认,伊朗能在西方围剿下顶着风险供货,也算雪中送炭的情分。如今伊朗挨炸,普京却只给口头安慰,难免显得薄情。
伊朗对俄罗斯有多重要呢?自叙利亚局势恶化之后,伊朗是俄罗斯在中东唯一的支点,如果伊朗认输倒向美国,俄罗斯可能被彻底赶出中东,届时高加索和中亚,将直接暴露在北约屠刀下,这是俄罗斯无法承受的地缘政治损失。
但俄罗斯现在自顾不暇,深陷乌克兰战场三年,兵力吃紧到连朝鲜都借了兵来用,哪还有余力开辟“第二战场”?地主家也没余粮了。退一步说,如果俄罗斯真的有能力这么干,阿萨德被推翻那会儿就行动了,根本等不到伊朗这一出。
俄罗斯给自己的定位是调解人
再者,和俄朝不一样,虽然今年1月俄伊也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条约,但并不包含共同防御条款,而且伊朗也没有提出这一请求。这就决定了,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是有限的,不会硬趟这趟浑水。
除此之外,俄罗斯也不想得罪美国。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有所缓和,普京还指望美国斡旋俄乌停火。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干脆挑明:美国打伊朗“不会影响美俄关系”,这是两码事。
但普京并非毫无动作。他把自己定位成“调解人”,想撮合伊朗和西方谈和。可惜特朗普不买账,一句“先管好乌克兰”就把他挡了回来。
莫斯科之行的冷淡结果,显然让伊朗感到独木难支。6月24日伊朗外长表示,若以色列在北京时间上午8点半前停止攻击,伊朗将不采取反击行动。随后伊朗外长又发文证实,以色列同意接受斡旋停火。
特朗普宣布伊以停火
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停火是分两阶段的,伊朗先停火12个小时,然后以色列再停12个小时。那么以色列是否会利用这12个小时补充弹药,然后继续发起空袭?可能性极大,毕竟过去可没少干这种事。
从目前来看,伊朗能否赢下这一局,问题关键并不在外援有多少,核心问题是伊朗政府内部的凝聚力、战略定力。大道理不用讲,只一句话: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,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。现在停火只是按下暂停键,若没有真正的斗争决心和团结意志,妥协换来的和平,只是短暂的喘息。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