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嘉佩乐妇科医院门诊刚接诊完许女士,她坐下时还在不自觉地拽了拽衣角 —— 最近半年,内裤总像没擦干似的湿漉漉,白带黏得像稠酸奶,偶尔还混着血丝。上周同房后,丈夫一句 “是不是来月经了” 让她又尴尬又心慌,明明离经期还有两周。她自己买了洗液天天冲洗,结果瘙痒没好,血丝反而更明显了。
做妇科检查时,我看到她的宫颈充血得厉害,棉签轻轻一碰就有渗血。“这是典型的慢性宫颈炎,拖了半年,再不管可能影响宫颈功能。” 我一边开检查单一边跟她说,这样的情况在门诊太常见了 —— 很多女性把白带异常当成 “小洁癖问题”,直到出血才慌神,其实宫颈早就发出过求救信号。
宫颈就像子宫的 “守门员”,平时由鳞状上皮覆盖,光滑又坚韧。但慢性宫颈炎就像一场持续的 “沙尘暴”,反复刺激下,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向外翻,看起来像 “糜烂”,其实是黏膜破损后的创面。一开始可能只是白带发黄、量稍多,像许女士这样的 “酸奶状” 白带,就是宫颈腺体受炎症刺激,分泌异常的表现。这时候如果及时干预,用药物控制炎症,很快就能恢复;可要是像她那样用洗液盲目冲洗,反而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,让病菌更易入侵,把浅层炎症拖成深层感染。
展开剩余61%更需要警惕的是 “血性信号”。非经期的血丝、同房后出血,其实是宫颈黏膜破损后毛细血管破裂的表现。这时候的宫颈就像一块 “烂掉的橡皮”,失去了屏障功能 —— 病菌可能顺着破损处向上爬,感染子宫和输卵管,导致输卵管粘连、不孕;也可能向下刺激尿道,引发尿频、尿痛。如果同时感染了 HPV 病毒,长期炎症加上病毒刺激,就像给宫颈细胞 “喂毒药”,可能慢慢发展成癌前病变,甚至宫颈癌。
许女士做完 TCT 和 HPV 检查后,拿着报告单回来:“医生,还好没感染病毒,就是炎症重。” 我告诉她,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就像 “修补城墙”—— 先通过药敏试验找到对症的抗生素,杀灭病菌;再用物理治疗修复创面,就像给破损的墙面涂水泥;之后还要用益生菌调节阴道环境,让乳酸杆菌重新 “占领阵地”,防止复发。
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。给宫颈 “筑防线” 要做好这几点:
避免过早性生活、减少意外流产,这些就像 “保护城墙不被乱拆”,宫颈的机械损伤少了,病菌就难入侵; 别用洗液冲洗阴道,阴道本身有自净能力,过度清洁就像 “把守城的士兵赶走”,反而让病菌趁虚而入; 有性生活的女性,每年做一次 TCT 和 HPV 检查,这就像 “给城墙做安检”,能在炎症早期或病毒刚入侵时发现问题; 平时穿棉质透气的内裤,别久坐,让会阴部保持干燥,就像 “给城墙周围清出防火带”,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。送许女士出门时,她问:“以后白带稍微有点黄就得来看病吗?” 我笑着说:“正常白带是透明或乳白色,量少、没异味。如果出现脓性、血性,或者同房后出血,哪怕只出现一次,都要及时来查。但也不用过度紧张,大多数宫颈炎只要早发现,规范治疗一两个疗程就能好。”
宫颈的求救信号从来都不隐晦,只是很多人把它当成了 “小麻烦”。就像许女士,如果半年前发现白带异常时就来检查,根本不用遭这么久的罪。希望大家都能记住:宫颈健康不是 “非黑即白”,而是需要细心观察、及时回应的 “动态平衡”。每一次对身体信号的重视,都是在给健康 “攒底气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